网站导航

技术文章

当前位置:主页 > 技术文章 > 复混肥砷的测定方法
复混肥砷的测定方法
更新时间:2019-04-28 点击次数:2503

复混肥砷的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复混肥料中砷的测定方法GB/'r 14539. 2一93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element content for compound
fe rt il iz er s
本标准规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和砷斑法(Gutzeit法)测定复混肥料中砷含量。
篇 共 乙 墓二 硫 代 氨 基
甲酸 银 分 光 光 度 法
本方法参照采用标准IS(〕 25 90-19730砷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
分光光度法》。
本方法为测定砷含量的仲裁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 准 规 定了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混肥料中砷的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砷含量在。03-20pg范围内的试样溶液。
2 弓I用标准
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7686 化工产品中砷含量的测定通用方法
3 方法提要
在酸 性 介 质中,五价砷通过碘化钾、氯化亚锡及初生态氢被还原为砷化三氢(AsH,), 用二乙基二硫
代氨基甲酸银的毗咤溶液吸收,生成红色可溶性胶态银,红色的深浅与砷含量成正比,可在波长540nm
处,测定其吸光度。
试荆和材料
分析中除另有说明
盐酸 (GB6 22);
抗 坏血酸;
,均使用分析纯试剂,所使用的水应符合GB 6682中三级水规格。
无砷金属锌粒(GB 2304);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Ag(DDTC)3毗吮溶液:5g/I。溶解1.25 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于
4.14243
4.4
毗咙中.并用同样毗睫稀释至250MI棕色容量瓶中,避免光线照射,可在两周内保持稳定。
4.5 碘化钾(GB 1272)溶液;150g/L;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一12一30批准1994一,0一01实施
GB/T 14539- 2一93
4.6 诫化亚锡(GB 638)盐酸溶液。溶解40g氯化亚锡在25ml水和75ml盐酸(4.1)的混合液中;
4.7 乙酸铅棉花。溶解50g乙酸铅〔Pb(C2H3nz)z"3H30D于250ml水中,用此溶液将脱脂棉浸透,取
出挤干以除去多余溶液,贮存在密闭容器中;
4.8 砷标准溶液:0.lmg/ml。按GB6 02中4.63 条配制,此溶液1mL含砷l00pg;
49 砷标准溶液:0.00 25mg/mL。吸取2.50 mL砷标准溶液(4.8) 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
刻度,混匀。此溶液lml含砷2.51 -g,使用时制备。
5 仪器、设备
测定 砷 的 所有玻璃容器,必须用浓硫酸一重铬酸钾洗液洗涤,再以水清洗千净,干燥备用。
一般 实 验 室仪器、设备和:
5门定砷仪。按GB/T 7686规定的15球定砷仪装置,如图1所示,或其他经实验证明,在规定的检验
条件下,能给出相同结果的定砷仪
图 1 1 5球 定 砷 仪


1 -l00ml.锥形瓶,2一连接管,用于捕集硫化氢;
3- 15 球 吸 收 器 
5.2 分光光度计,带有光程为lcm吸收池。
GB/T 14539.2一93
6 分析步骤
由 于毗 咤 具有恶臭,操作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6门工作曲线的绘制
按表 1所 示,吸取砷标准溶液(4.9) 分别置于7个锥形瓶(图1中1)中
表 1
砷标准溶液(4.9)体积,mL 相应砷含量,pg
0
1.0
2. 0
3. 0
4. 0
6.0
8.0
0
2.5
5.0
7.5
10.0
15.0
20.0
于 各锥 形 瓶中加1Om L盐酸(4.1) 和一定量水,必须使体积约为40mL,此时溶液酸度:(HCI)一
3mol/1。然后加2mL碘化钾溶液和2mL氯化亚锡溶液,混匀,放置15min,
耸少 量 乙 酸铅棉花于连接管(图1中2)内,以吸收硫化氢,二氧化硫等。吸取5.Om L二乙基二硫代
氨基甲酸银毗吮溶液置于15球吸收器(图1中3)中,按图连接仪器,磨口玻璃吻合处在反应过程中应
保持密封。
称量 5 g 锌粒加入锥形瓶中,迅速连接好仪器,使反应进行约45min。移去球吸收器,充分摇匀溶液
所生成的紫红色胶态银。用lcm吸收池,在波长540nm处,以砷含量为。的标准溶液为参比溶液,调节
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为零后,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显色 溶 液 在暗处可稳定2h,测定应在此期间进行
以标 准 溶 液(4.9) 的砷含量(Kg)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6.2 测定
吸 取 一 定量的试液(GB/T 14539.1 中5.2 条()使其中含砷量小于20kg,体积在30ml以下)于
looml锥形瓶(图1中1)中,加lOm L盐酸(4-1),补充水使其体积为40mL,然后加入1g抗坏血酸,
2ml碘化钾溶液和2mL氯化亚锡溶液,混匀,放置15min e
以下 按 6.1条规定的操作步骤,从“置少量乙酸铅棉花于连接管〔图 1中2)内,.·⋯”开始,直至
“⋯⋯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为止完成测定。
注: 当 复 混肥料中加入了铝、锰、锡微量元素时,在含有小于20pg砷的试液中,Mo超过。5mg,Mn超过100mg,Cu
超 过 5. Om g 时 ,试 液按GB/T 7686中附录C处理
了分析结果的表述
砷 (A s) 含量二,,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m ,
m 。P X 10`
X 100
GB/T 14539.2一93
从 o
m ·D X 10"
二。⋯ ⋯ 。·······⋯ ⋯ 。.······.···.⋯ ⋯ (1)
式中:二‘〕— 由工作曲线查出的试样溶液中砷的质量,kg;
m— 试 样 的 质量,9;
D- 测 定 时 ,所取试液体积与试液总体积之比。
8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砷含量,% 允许相对偏差,%
0. 0 05 0.0 02 0
< 0. 002 0-0. 000 1
< 0. o 00 1
25
50
100
第二篇砷斑法(Gutzeit法)
9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 准 规 定了用砷斑法测定复混肥料中砷的含量。
本标 准 适 用于测定砷含量在0.5- 5Wg范围内的试液。
10 引用标准
GB /T 6 10.1 化学试剂 砷测定通用方法(砷斑法)
GB 6 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11 方法提要
在酸 性 介 质中。五价砷通过碘化钾、氯化亚锡及初生态氢还原为砷化三氢(AsH,),再与澳化汞试纸
接触反应,生成的黄色斑深浅与砷浓度成正比。再与同时按同样操作所生成的一系列标准色斑比较,
求出试样中砷含量。
试剂和材料
分析中除另有说明,均使用分析纯试剂,所使用的水应符合GB 6682中三级水规格。
1 盐酸(GB 622) ;
无砷金属锌粒(GB 2304);
碘化钾(GB 1272)溶液,1508/L;
被化亚锡(GB 638)盐酸溶液:配制方法同4. 6条;
乙酸铅棉花:配制方法同4.7 条;
i#化汞(GB1 398)试纸:称取1.25 g澳化汞溶于25m1一无水乙醇(GB6 79)中,将定量滤纸放在溶
n艺勺J 月q 反J 叹曰
2 2 2 2 2 2
1. 闷.. Jes. 闷.I f.. 月二
液}J,},泡1h.取出暗处晾干,保存于密闭的棕色瓶中;
GB/T 14539.2一93
12-7 砷标准溶液:。lmg/mL。配制方法同4.8条;
12.8 砷标准溶液:。0025 mg/mL,配制方法同4.9 条
13 仪器、设备
测定 砷 所 用玻璃容器,必须用浓硫酸一重铭酸钾洗液洗涤.再以水清洗干净,干燥备用。
一般 实 验 室仪器、设备和:
13.1 定砷器
按 GB /T 6 10.1规定的定砷器,如图2所示,或其他经实验证明,在规定的检验条件下 能给出相同
结果的定砷器。
使 用时 , 将滨化汞试纸夹在玻璃管上端管口(图2中4)与玻璃帽《图2中5)中间,用橡皮圈将其固

卜d5u弓
图 2 定 砷 器
1 广口瓶:2一胶塞;3一玻璃管,9一玻璃管上端管口e5 玻璃帽
14 分析步骤
吸取 一 定 量的试液(GB/T 14539.1 中5.2条()使其中砷含量为。.5-Spg,体积在30-1以下)和
一系列砷标准溶液(12.8)(0,0.5, 1.0,1.5 ,2.OmL,相应砷含量为O,l. 25 ,2. 50,3_ 75 ,5. 00 pg)分别置
于各广口瓶(图2中1)中,加1Om L盐酸(12.1)和一定量水于各广口瓶中,必须使体积约为40m1,此时
溶液酸度为c(HCl)3mol/L,然后加入2mL碘化钾溶液和2mL氯化亚锡溶液,混匀,放置15min,
放少 址 乙 酸铅棉花于玻璃管(图2中3)内以吸收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按13.1条仪器要求,将溟化
汞试纸固定。
称量 5g 锌粒到广口瓶中,迅速按图2所示连接好仪器。
使反 应 在 暗处进行1-1.5h ,取下澳化汞试纸,以试样的澳化汞试纸颜色与砷标准溶液系列色阶比
较,求出试样中砷含量。
巧分析结果的表述
砷(As)含量二:、以质量百分数(YO)表示,按式(2)计算:
GB/'r 14539.2一93
zi=
刀l o
m ·D X 10`又100
m o
二二二一
m ·D X 100
··一,,············ 。,-·················⋯ ⋯ (2)
式中:阴。— 与标准色阶比较,试样测得的砷质量,拜9;
。:一 一 试 样 的 质量,风;
D-- 测定时,所取试液体积与试液总体积之比。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由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凤园、赵育为、王坚。

联系方式

邮件:649458179@qq.com
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明珠路1018号E通世界B栋506
微信扫描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服务热线

86-021-60719280 60719260

扫一扫,关注我们

Baidu
map